化 学(理工类 专业代码-070301)
专业学制: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胜任化学相关研发、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使之成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企事业单位骨干。
专业方向:化学师范、精细化工
历史沿革:湖南文理学院化学专业建设始于1970年创办的原常德师专化学专业,1999年升为本科专业,200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确认为湖南文理学院硕士学位授权建设点,为湖南文理学院一流专业。
主要课程: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湖南省线上一流课程)、有机化学(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基础、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教材分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分离方法与技术、化工制图、化学反应工程等。
优势特色:(1)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化学专业现有任课教师25人,其中博士19人,高级职称17人,拥有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湖湘英才、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理念先进,科研成果突出,“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高达90%;(2)拥有高标准理论和实践教学平台。化学专业基础课实验室被评为省级教学示范中心,获批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1个、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3)师范教育成效显著。通过校内实训课堂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持续训练,构建“学习-见习-再学习-实习”的四阶段模块化教师培养模式。学生教学技能扎实,获师范技能竞赛奖励多项,大批学生成为重点中学骨干教师。(4)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突出。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三三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索出高质量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奖3项,省级创新创业奖15项,其他省级竞赛奖励50余项,创新创业项目多项。大批学生成为企事业单位研发骨干和管理中坚。
就业方向:化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工作能力强、就业面广、行业适用面宽等特点,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最终就业率达100%,考研录取率平均达20%以上。就业方向主要包括:(1)在全国各省市县重点中学从事化学教学工作,或进入省市县教育系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2)在化工、医药、材料、环境、食品、能源等企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分析测试、质量控制等工作;(3)在质检、商检、药监、环保等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技术工作;(4)在985、211等重点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展示举例
平台基地:

高标准基础实验室和化工实验室

部分省市级教学与科研平台
仪器设备:

部分高档精密仪器
实习掠影:

学生进行教育实习与工厂实习
学生成果:

学生发表论文、获得项目和竞赛获奖
考研深造:

化学专业学生近两年考研录取情况
校友创业:

部分化学专业优秀校友创办企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工类 专业代码-080401)
专业学制: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专业致力于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能在化工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环境功能材料以及新能源材料等行业或领域从事材料分析、设计、加工、成型、测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
专业方向: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历史沿革:湖南文理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始于2001年,2009年开始招生,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权,2013年本专业有第一届毕业生,2014年被学校确定为第一批转型试点专业,2016年被湖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确认为硕士学位授权建设点,2019年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优势特色:(1)明确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致力于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注重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现状,设置了明确的毕业要求、课程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持续改进措施和“3+1”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培养实行精细化管理,研究成果“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精细化管理”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以人为本,打造多层次师资队伍。专业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强调人人都能成功和个性化评定。现有专业教师18名,全部为教授、博士,形成了多层次的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技能竞赛式师资队伍和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通过多层次培养,提高学生处理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近三年来,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70多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7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及其它各类研创项目50多项,发表高档次的科研论文30多篇。(3)强化专业,建立了多维度人才培养平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大学生创新中心和化工材料实习基地两个省级教学平台,建设了水处理功能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电镀回水再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强化专业和学科建设,建设了多维度的人才培养平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4)立足地方,积极服务社会成果显著。专业基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注重新能源材料、环境功能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质基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先后与五十多个企业签署了长学研合作协议,在技术开发、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了合作。近几年来,专业联合企业鉴定成果、授权专利近30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成果转化5项,为企业带来了过十亿元的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就业面广、行业适用面宽等特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以上,最终就业率达100%。培养的人才主要在材料生产与加工行业、材料质量检测部门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材料分析、设计、加工、成型、测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基本上毕业三年内成为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或中层管理人才。毕业生研录取率20%以上,有相当部分学术被国内名牌大学录取,如中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湖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展示举例

学生发明专利 学生发表论文

学生开发的产品 学生考研光荣榜

教师出版的教材 学生竞赛获奖
环境工程(理工类 专业代码-082502)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全国,立足长江经济带,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针对环境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胜任环境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咨询、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环境学导论、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金工实习、水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环境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专业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专业方向: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
培养特色:本专业的特色优势是面向工程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全方位、立体式培养人才。通过公共实验和专业实验平台,开展严格的基础实验和专业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水处理功能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电镀废水回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为平台,开展课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利用科研反哺本科教学,持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创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使三者相互滋养、相互支撑以达协同育人,培养环保产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人才。
专业前景:本专业充分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环境污染保护与治理、新型污染防治技术开发、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尤其是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屏障的长江经济带,该区域不仅环保企业众多且创业氛围浓厚,为环境工程相关领域的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和无限发展可能。
专业建设成绩:通过近年来不断建设与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每年就业率均超过90%,就业单位分布于环保事业单位、第三方检测公司、环保设计及咨询公司等;同时,每年约20%的学生进一步深造,学校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另外,学生在大学生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湖南省大学生化学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比赛中,获得省级竞赛奖8项,市级竞赛奖5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3项,发表相关论文5篇。



制药工程(理工类 专业代码-081302)
专业学制: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我国制药工业,特别是仿制药(原料)和天然产物生产的发展需要,培养思想素质过硬,具有扎实的化学、药学、生命科学基础和制药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以及具备药品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培养能胜任药品研发、生产、工艺过程与设备设计、质量管理等岗位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方向:化学制药、中药制药
历史沿革:湖南文理学院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制药工程专业始于原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78年)的精细化工专业,2001年所创办的应用化学专业一直开设有制药工程和药物分析两个专业方向,2020年开始独立创办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40余人。
主要课程: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物化学 、化工原理 、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药剂学、药理学及毒理学、制药工艺学 、制药分离工程、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药剂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制药工程实训、制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以及生产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
师资力量:制药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三级教授1人),有博士9人,硕士3人。本专业有全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校级优秀学术骨干1人、校级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人,本专业外聘企业兼职研究员5人。本专业教师瞄准制药工程领域的国际前沿,全面覆盖了化学、药学、化工等研究领域。
就业方向:制药工程专业是药材、药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以及药品质量分析的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制药工程(或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工作。同时也适于报考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